基于OBE理念的新工科车辆工程课程体系构建
近年来,随着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迅速发展,[1] 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发生了很大转变。[2]面向汽车行业新工科、 新四化人才培养目标,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并不 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汽车人才培养需求。[3-4]基于以目标为导向 (Outcomes-BasedEducation,OBE)的教学理念,围绕新工科发 展要求,进行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设计,依托课程体系有效 支撑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,培养具备解决行业复杂工程问题 能力且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型人才,是车辆工程教学体系建设 的重要方向。
1 整体思路 课程体系建设需根据学校的培养人才定位和发展,课 程体系建设既保持相对稳定性,又坚持持续改进和创新发 展。在学校政策的指导下,课程体系建设紧跟行业科学技 术发展,在广泛收集毕业生反馈、企业需求、专业教师建议 以及在校学生意见的基础上,与企业和行业专家协同设计 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。课程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思路如 图 1 所示,首先设计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源于课程目标及 教学成果对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支撑和对应关系,而毕 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又必须依托于行业用人需求,形成“需 求→目标→成果→课程”的整体设计思路(图 1)。
2 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上述思想,以东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为具体对象,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,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方法研究,着力于在 课程体系内将工科课程与理科课程融会贯通,通过实验、实 习和设计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,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、工程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为最终目标。 在课程设置方面,本专业在充分贯彻“厚基础、宽口径、精专 业、强能力”的培养模式,坚持“规模、质量、结枃、效益”协调 发展,以素质培养、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与工程技 术基础知识为基石,增强学生实践能力,并以行业实际需求 能力为基准,加强毕业生基础知识、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培 养。具体课程体系框架如图 2 所示。课程体系涵盖了通识类课程、学科基础类课程、专业方 向类课程和实践类四类课程的核心知识,构建了车辆工程 专业知识课程体系、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。 在车辆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所有的课程有对应的教学和考 核环节。在各类实践课程中加强了课程实验和工程实践实 训,促进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认知,从而提高解决复杂工 程问题的能力。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能支撑不同方向毕业 要求。非技术类的课程设有毕业要求权重比例,并有对应 的教学和考核环节。非技术类课程涵盖了工程设计,经济, 法律,环境,工程伦理等方面,考虑了课程对影响评价、责任 认识、规范认识、角色认识、沟通交流、方法认识等能力要素 的支撑。3 总结 本文针对新工科体系下的车辆工程学科建设需要、以 OBE教学理念为导向,围绕“需求→目标→成果→课程”的 整体设计思路,进行了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建设方法 研究。所建立的课程体系完全覆盖毕业要求,每项毕业要 求和对应的都有相应的合理课程进行支撑,每门课程都承 担了相应的支撑毕业要求的任务,每项毕业要求的重点支 撑课程的设置都有权重比例设置,每项毕业要求与课程目 标相互对应,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能体现数 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,专业类课程则体 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。 东北大学 PBL 教学法研究与应用项目(NEU- JX04224)资助
参考文献
[1] 陈柳钦.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[J].全球科技经济瞭望, 2010,25(5):34-44.
[2] 信建杰,金鑫,佟彤.汽车行业人才需求的探究[J].科技传播,2010,7: 85-86.
[3] 姜晓坤,朱泓,李志义.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[J].高教发展与评估, 2018,034(002):17-24.
[4] 王斌,高江波,陈晨.面向"新工科"大学人才培养的思考[J].教育探 索,2018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