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出版年份查看杂志:

我国领导理论研究成果爬梳与前瞻

李鑫瑶
(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贵州·贵阳 550025)
摘要:随着组织领导实践的纵深推进,我国领导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,相关研究的现实脉络和学术前 沿成为学界的关注热点。本文选取知网 401 篇领导理论究的相关论文为研究样本,利用 CiteSpace 进行文献 可视化分析,梳理领导理论研究的高频热点主要为变革型领导理论、魅力型领导理论、道德领导理论,同时国内 领导理论研究呈现出向本土化研究发展、从单一层次向多元化层次发展、从理论探索向实践验证转向的态势。
关键词:Array
栏目:学科探索

  1 研究对象与分析方法 CiteSpace是一款基于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的信 息可视化软件。[1]本文样本文献数据来源于知网数据库,以领 导理论为主题或关键词,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 1992-2019 年间的相关文献共 405 篇,人工剔除不符合要求文献,最终获 得样本文献 401 篇。借助 CiteSpace 以及文献计量的网络分析 法分别从文献计量、作者与研究机构分析、关键词词频、关键 词共现四大维度呈现样本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结果。

  2 领导理论研究的整体概况 2.1 发文量的时间分布 以时间顺序对期刊论文发文量进行统计,绘制 1992-2019 年间知网有关领导理论研究发文量时间分布图 (图略)。在 2003 年以前,我国关于领导理论的发文量较 低,2003 年首次超过 10 篇,2003-2014 年间发文量增长迅 速。2003 年 8 月, 由中共中央党校等大学组成的中国高层 领导政治科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,为领导理论研究提供了 学术交流平台。此后,学界研究者针对领导理论的研究迅 速增多。2014 年以后,该领域的发文量呈逐渐下降趋势。 2016 年至今,关于领导理论的发文量趋于平缓。

  2.2 发文的作者与机构分布 (1)研究机构分析。研究机构的分布特征可以刻画该 研究领域科研机构的分布情况及核心研究机构。借助 Cit- eSpace 软件,制作我国领导理论研究机构排名(表略)。通 过对论文第一署名机构进行分析发现,高等教育单位是发 文主力军,例如,发文较多的有东北师范大学 20 篇、中国人 民大学 20 篇、暨南大学 19 篇、西安交通大学 18 篇、国家行 政学院 12 篇、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11 篇等。而独立研究院 所,出版机构等单位的发文量非常少。 (2)核心作者分析。核心作者是一个学科学术创新的 重要推动力,在 401 篇样本文献中,发文量较多的学者分别有国家行政学院姜平、南京师范大学张新平、重庆行政学院 文茂伟、华东师范大学冯大鸣、台州广播电视大学李一、黑龙 江省委党校杜娟。根据核心作者计算公式:M=0.749*(Nmax) 1/2(M=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,Nmax=统计年限范围内最 高产者发文量),计算出 M=1.67。由此,可以估算出领导理 论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共有 35 位,产出论文 80 篇,占总发 文量的 20%,与赖普斯定律所指的 50%的标准相差甚远,说 明当前在领导理论研究领域并未形成核心研究群体。

  3 领导理论研究的热点分布与学术前沿 3.1 关键词与热点分析 通过样本文献的关键词词频分析可知,401 篇文献中 累计关键词 1271 个,将频次前 15%的关键词作为核心关键 词。领导者在前 15%的核心关键词中排名第一,占比 18%, 领导、变革型领导排第三、第四位,分别占比 6%,一直以来 我国学术界普遍从领导者的品质、个性、特点作为研究的切 入点。此外,道德领导、领导效能、领导行为分别占比 5%。 同时道德领导理论、变革型领导理论、分布式、交易型、内隐 性领导理论都曾被大量学者们关注。 共词聚类的分析统计法是以共词网络出现的时间频率 和长度作为其分析的对象,利用关键词聚类的地域性统计 学分析方法。[2]借助领导理论高频关键词词频共现网络图 谱(图略)分析可知,领导理论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整体 的网络密度不高,同时呈现出明显的分层趋势。从具体关 键词中看出领导理论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变革型领导理论、 道德领导理论、魅力型领导理论等领域。 (1)变革型领导理论:变革型领导(频次 19,中心性 0.09)是领导理论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。早期管理 理论提倡其管理过程中的普遍规律,重视管理活动科学、量 化指标。而变革型领导更趋向领导过程的人性化与个性化。 (2)魅力型领导理论:在魅力型领导(频次4,中心性0.1) 理论研究领域中,学界的主要关注点包括:领导魅力的概念 与内涵、特质及在团队领导中效应、伦理维度等。魅力型领 导的典型行为特征:愿景规划、愿景表达、鼓舞员工、展示信 心、变革精神与冒险精神,环境感知能力等,[3]并指出魅力型 领导还应该包括如下结构维度:德行素质、人际能力、个人资 历、职位权力。[4] (3)道德领导理论:道德领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及 学校管理领域,尤其是学校校长管理的研究。道德领导的三 种形态:以道德为底线、以道德为方法、为了道德,而为了道 德是学校道德领导的主要特征。[5]另有学者论证了校长道德 领导对校长教师间的领导—成员交换有显著的正向影响。 该领域研究主要以道德型领导、真实领导、仆从领导为典型。

  3.2 领导理论的演变趋势 (1)领导理论研究从拿来主义向本土化研究发展。我国 早期对领导理论的研究大多以国外相关理论为基础。近十 年,我国在借鉴国外经典理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本土化研究。 2009-2018 年是中国领导理论研究蓬勃发展的时期,此后基 于中国本土的家长型管理实践,开始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芒。 家长型领导理论的研究对中国的领导理论的产生与实践奠 定了基础,反映出中国不同于西方国家管理的文化特色。 (2)领导分析层次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。早期的领导 理论研究范式专注于领导者的个人特质以及其管理行为的 风格与方式,运用心理学中认知理论为分析工具,分析层次 单一。随着领导情境理论相继产生,领导理论的研究逐渐 向二元化过渡。领导者—成员交换理论的产生标志着其研 究出现了二元分析。进入 21 世纪以后,领导分析层次逐渐 向多元化发展,研究建立在组织集体分析层次上,具有典型 代表性的有分担式领导、团队领导、集体领导理论等。 (3)领导理论研究从理论探索转向实践验证。领导理 论研究从实际领导事件的过程解释到其发生机制,其针对 领导事件的分析层次、分析维度等呈现多样化、深入化发展 态势。领导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向实践倾斜,基于现实、服务 实践、理论升华成为领导理论研究重要基调。

  4 领导理论研究发展前瞻 (1)研究视角的转变——强调生成性、动态性、过程性。 当前新兴领导理论更致力于从不同的角度揭示领导的动态 生成过程。值得关注的是,国外早已有学者提出领导理论 基于生成过程性质的分析方法,而国内学者也提出应将领 导作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进行研究。学界对于领导理论 的研究不胜枚举,以丰富的研究结果揭示领导过程与机制, 未来研究视角也将不断变化、更新、多元。 (2)研究方法的丰富——趋向综合性、跨学科。实证研 究以及当前流行的量化研究,并不是仅仅止于事实证据或数 据,更应该去挖掘其深层次的含义,探索证据背后的本质,由 此才能使研究直击问题,推动中国领导理论向前发展。此 外,跨学科研究将会更加凸显。在学理研究过程中,各种新 的概念层出不穷,复杂多变的情境需要研究者们借助“跨学 科”去探究领导、组织行为、组织变革等问题。

  参考文献

  [1] 陈悦.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:CITESPACE 实用指南[M].科学 出版社,2014.

  [2] 钟伟金,李佳,杨兴菊.共词分析方法研究:三:共词聚类分析法的原 理与特点[J].情报杂志,2008(7):118-120.

  [3] 刘小禹,周爱钦,刘军.魅力领导的两面性——公权与私权领导对 下属创造力的影响[J].管理世界,2018,34(02):112-122,188.

  [4] 赵世刚,李辉.中国情境下魅力型领导的特征结构、作用及塑造路 径[J].领导科学,2014(17):34-37.

  [5] 高德胜.学校中的道德领导[J].教育发展研究,2019,39(04):1-10

© 2021 《科教导刊》杂志    皖ICP备2020016010号-1      网站技术支持:网易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