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出版年份查看杂志:

体育舞蹈产业经济的新时代适应生存

李子骞 宋 旺
(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·南京 210014)
摘要:2019 年底以来,各行各业积极响应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措施,目前取得了举世卓越的成果。为维护社会 公共安全,保持“社交距离”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成为回归常态化社交行为模式。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体育舞 蹈相关从业人员已逾三千万,庞大的参与基数形成了完整的体育舞蹈经济产业链。本文从体育舞蹈培训、赛事、 舞蹈产品三大主要产业板块分析现今的生存现状,试图为体育舞蹈相关模块的资源合理配置,实现降低体育舞 蹈产业经济损失及尽快恢复正常运作提供可行性建议。
关键词:Array
栏目:高教论坛

  2019 年末全球面对历史性的公共安全卫生挑战,我国 为维护社会安定,避免造成大范围生命财产损失,采取“居 家隔离”“保持社交距离”“佩戴口罩”等一系列紧急公共安 全措施,迅速重回社会稳定,并为世卫组织及全球各国实施 公共安全措施赢得了黄金时间。然长达数月的居家隔离措 施亦不可避免对各行各业尤其中小企业带来较为沉重的打 击。最新数据分析,目前我国公共卫生安全工作回归稳定, 迎接我们的是各行各业如何重新回到常态化的运行轨迹 上,体育舞蹈现行存在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赛事的举行, 因此三大经济形态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波及,保持“社交距 离”等举措对依赖于赛事举行的体育项目的发展或会造成 重创,如何行之有效的求生存是该行业面临的新时代问题。

  1 体育舞蹈三大经济板块现状

  1.1 赛事经济产业现状 体育舞蹈近年逐渐形成规模大且完善的赛事体系,赛 事的品牌意识逐渐成熟,聚焦赛事热点延伸出一系列周边 产业:如赛事品牌赞助、选手培训、服装销售、门票、赛事媒 体转播等。我国权威体育舞蹈协会全线暂停 2020 年度上 半年所有赛事,因此与重大赛事相关的活动同样不可避免 告停,包括相关的体育舞蹈国家级裁判、教师培训,及相应 的全国少儿、成人考级考牌活动。体育舞蹈非奥运项目,发 展经费依赖于赛事及周边项目的培训经费得以延展,发展 项目内涵,显然至今(2020.08)仍处于停滞状态。

  1.2 培训经济产业现状 体育舞蹈的本质属性是以人的身体为载体的舞蹈运 动,受限于现实条件及意识形态的制约,我国培训产业的主 体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和演出模式,即:提取体育舞蹈的 培训功能或视觉艺术表演功能作为“商品”投放入市场经 济,培训机构和演出组织者作为商品提供方,参训学员和观 众作为购买者,通过授课和表演的模式使商品的供应和需 求产生链接关系。应对公共卫生期间全民自行居家隔离, 从根源上使体育舞蹈培训产业的两大主体活动教学与演出,处于完全停止运作状态,部分连锁培训机构由于资金链 断裂宣告破产,而尚存的培训机构同样需要面对高额场地 房租、职员工资及学员流失的现实问题。

  1.3 舞蹈产品经济产业现状 众所周知体育舞蹈专业赛服较为昂贵,而全国各级各类 赛事的高频开展及演出市场推动了舞蹈服饰、舞鞋的需求。 近年我国大型电商行业技术的成熟为舞蹈产品的线上销售提 供强力的支持,为扩大销售量、减少大型实体店租金及雇员薪 水,商家早将注意力投入线上,自媒体如个人社交工具普遍流 行,也为商品的销售提供多元渠道。因此,体育舞蹈产品整体 这一时期受到的冲击程度相较赛事与培训两大产业较轻。

  2 体育舞蹈三大经济产业链应对措施

  2.1 赛事产业经济止损应对措施 现状下求生存,已停赛事可在下半年的赛事安排中从地 域上拓展。“一城多赛、多城同期”举行赛事成为不可避免的 迫切需求,然而保持社交距离对于体育舞蹈这类多人同场竞 技的项目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“报复性”举行赛事看似 成为产业得以重回正轨的最好出路,但从社会公共安全及项 目长久稳定发展,需警醒下半年或呈“井喷式”举行的赛事。 限定区域人口大量流动避免仍是国家现今为保证社会公共 安全的重要举措,因此各行各业不可盲目重回“常态化”发展 秩序,应理智对待特定时期全人类的历史性挑战。 借助网络平台等科技手段,举行线上赛事从一定程度 上促进产业经济复苏,同时做到防止人员大量聚集。可由 相关赛事组织网络赛事,联合企业赞助商宣传赛事,组织参 赛者按照竞赛规则上交舞蹈视频,选调裁判员依据项目特 质进行同屏打分,确认比赛成绩。比赛过程中还可发起例 如人气选手大众投票,巧妙植入赞助企业广告等措施。

  2.2 培训产业经济止损应对措施 目前不完全资料搜集结合从业者走访综合显示,该项 目多为一位教师同时面对 20-35 人的学员进行同一空间内 授课,由于缺乏应对特殊时期的经验,很多培训机构没能度 过这次挑战而结业,尚存的机构也表示维持运行举步维艰, 大量年轻从业者下岗,这一现实情况显然与我国十三五规 划中体育产业应达 3 万亿相背离,大量失业年轻人也为社 会公共安全埋下隐患。然而变则通,利用现代科技手段,借 鉴在高校日常教学中引进发展较早的翻转课堂及线上教学 的混合教学模式或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艰难局面。利 用各类学习平台,培训舞蹈教师进行网络直播授课,将课程 内容及学员分层级,建立舞蹈教学视频资料库,线上以新授 舞蹈技术动作及基本常规知识为主,线下学员进行视频录 制,教师批阅学员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于下节课 再进行纠正。课后积极与青少年学员家长保持沟通,为学 员重回舞蹈教室训练建立一定的感情基础。 培训机构亦应挖掘体育舞蹈的健身功能。这一历史性 时期再次警醒全人类意识到自身免疫系统的重要性。体育 舞蹈过去重视舞蹈艺术性而在有氧健身方面的体育功能尚 未普及成熟。特殊时期大众健身意识空前高涨,体育舞蹈 练习只需几平方米的空地便可进行,大众都可参与。

  2.3 舞蹈周边用品产业经济止损应对措施 体育舞蹈周边产品围绕着赛事及训练需求延伸出舞蹈 服装(赛服、练功服、舞鞋等)产品。相对赛事产业和培训产 业,舞蹈用品产业由于先期“营养不良”,难以借鉴培训机构 开设实体店在经济上获取运营所需回报,为降低运营成本, 较早将战场转移在淘宝、微信等平台,因此这一时期相对影 响最少。长远来看,经济产业生态链呈现相互依存的关系, 赛事、培训机构的大量消亡必定对于赖以生存的舞蹈周边 用品必定形成致命打击。积极发挥其早期网络运营经验, 绑定赛事系列活动进行冠名或赞助,放大格局看清唇亡齿 寒的依存关系,建立良好的舞蹈服装品牌形象,为重回常规 秩序突围成舞蹈名牌抢占更广阔的市场打下坚实基础。

  3 结论与建议

  3.1体育舞蹈三大主要经济产业链共生互助、资源再配置 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,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时代 话题,任何产业都难以独自发展。体育舞蹈作为新兴的产 业,其中三大主要产业链应加强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多纬度 深入合作,提高战略格局,共同促进良性发展。

  3.2 理性看待产品销售的战场转移 保持社交距离是保证公共社会安全的最有效举措,任 何行业都必须严格遵守这一民生国策。对于赛事、培训,和 依赖于赛事培训而衍生的周边产品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历史 挑战,改变思维模式,及早掌握“线上+线下”的运营模式成 为生存的唯一通道。

  3.3 深耕产品功能开发,打好“基本功” 响应国家号召,各行各业打好“基本功”,体育舞蹈本身 兼具艺术美育与竞技体育属性,参与人数广泛且对学习者 的要求门槛低,围绕项目特质深挖项目不同属性功能,服务 好不同参与者与学习者,着眼于项目的长远生存与发展。

  参考文献

  [1] 张之慧.体育舞蹈培训行业供需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[J].体育科技 文献通报,2020,28(03):113-115.

  [2] 侯猛. 体育舞蹈的商品化及经济价值研究 [J]. 内江科技, 2018,39 (08):97-98,41.

  [3] 高鹤.阿里体育黑池舞蹈节赛事价值链探析[D].北京体育大学,2018.

© 2021 《科教导刊》杂志    皖ICP备2020016010号-1      网站技术支持:网易科技有限公司